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人在国外选秀节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国人在国外选秀节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2018年侯明昊参加过偶像练习生吗?
没有参加过。
侯明昊是演员,他早期当男团也是在海外,在国内他并没有参加过任何的选秀节目;并且偶像练习生出现前,侯明昊就已经凭着寒武纪和盗墓笔记小有名气了,更不可能参加男团选秀。
国内选秀节目到底看什么?
2005年AKB48在日本秋叶原出道,偶像团体产业链正式形成。AKB模式把培养选拔偶像的过程呈现在粉丝面前,让粉丝伴随偶像成长,提出异于传统明星生产的新模式。在中国偶像养成类节目是从2018年爱奇艺推出的《偶像练习生》和腾讯推出的《创造101》的热播开始受到关注。
这两档节目均是对韩国原版节目的复刻,在节目的剪辑方面聘请韩国团队进行指导,在节目模式和主题选择方面也相差不大。2019年,两个网络平台播出了《青春有你》和《创造营2019》,并试图创新,进行本土化改造。而2020年的两档节目《青春有你2》和《创造营2020》不仅在国内引起热潮,在国外也掀起一阵风浪。5月24日晚,《青春有你2》更新了Lisa的合作舞台,话题#TeamLisa_YouthWithYou迅速登上了Twitter世界趋势榜第二。有统计显示,《青春有你2》已经近300次登上Twitter热搜。中国的偶像养成类节目从引进到本土化,再到反向“出海”,正在逐步发展。
在这一时期,“人设养成”代替才艺比拼成为节目的核心,选手身上的个性标签成了节目吸引人的关键。在这一养成体系中,粉丝深度卷入到偶像生产体系中,两者形成一种隐性的契约关系。节目之始,选手们在心智、专业素养等方面都各有欠缺,但伴随节目推进,粉丝看到他们不断的成长变化,其内心参与造星的使命感和养成偶像的的喜悦感极大的激发出粉丝传播和分享的热情。在这样的模式下创造出来的偶像很难说是完美的,单论业务能力、文化素养、承受能力等考量标准,都难以成为一个合格的偶像。但节目组为其打造的各类“人设”以及他们极具特质的性格和外表,仍然能俘获一大批粉丝的心,使其凭借超高人气赢得最终胜利。他们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偶像,但观众却能在他们身上看到自己所期待的样子,有一种自我投射的吸引力。
2020年是各大选秀综艺的“扎堆年”。《青春有你2》、《创造营2020》、《这就是街舞》纷纷上线,占据微博热搜的半壁江山。
这些横空出世的选秀综艺几乎以迅雷之势赢得了市场与观众的共同青睐,如此盛况不禁使人思考:热度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以后选秀时代首部大火综艺《偶像练习生》为例,这档由爱奇艺推出的养成类选秀综艺从国内外数家经纪公司选出100位练习生,经过PK淘汰制,最终仅有9人可以成功出道。
通过《偶练》,“练习生”这类群体第一次走进观众视野。节目还引入“全民制作人”概念,让每位观众都能参与投票之中。
官宣导师阵容在网络上掀起一股不小的“飓风”。各位导师本身就是行走的流量,自带话题度与观众缘。
有人质疑两位舞蹈导师的专业性,认为程潇与周洁琼资历尚浅难以胜任。
不过就节目播出后二人的表现来看,舞蹈导师这个头衔对她们来说是实至名归。
如果你觉得选秀节目观众看的就是唱歌跳舞的话……那你真的图样图森破……
所有的电视叙事都是戏剧化叙事。前段时间王刚的鉴宝节目因为假宝贝当场砸碎而引起争论,这其实是挺符合电视节目规律的做法。
我们看选秀节目,其实看的也是参与选秀的人。选秀节目是真人秀的一个变种,真人秀又源于电视兴起时、借鉴于广播的游戏节目。
你把选秀节目也当做一个戏剧化叙事节目来看待的时候,每个参赛者都成为了一个叙事元素。他的背景、情感、故事、目标当然也就都是这个叙事过程良性运转的关键之一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选秀节目受欢迎还有一个原因是,观众很容易产生代入感。那些实现了美国梦的人们看起来全都跟我们一样是普通素民。我们很容易把自己想象成他,然后得到假想性的安慰和希望。为了让这种感觉更强烈,让观众投入到选手的感情故事、人生历程里,也是非常必要的。
所以,以中国好声音为例,不惜作假说谎也要让选手带着煽情曲折的故事参加比赛。
国内的选秀节目特别受欢迎,尤其是有实力的电视台承办的,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大家都想当明星,自己当不了明星,让自己子女当明星也行,再不然支持个靓女帅男就替自己过个明星瘾也好。
是人都有虚荣心,希望被别人关注,被别人赞美,能有点东西炫耀一下肯定比吃蜜还甜!所以,聚光灯下的明星是最闪耀的一种形式,所以国内的选秀节目是综艺节目的主打菜,作为观众来说,即使自己不能参与那也得支持个选手在心里过把瘾。
选秀节目最开始是从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开始的,到后来的《中国好声音》,都是王牌节目。如果没有相关的约束,我敢说这类选秀节目还会更疯狂。
想当明星,光靠热情还不够,现在这个娱乐圈里包装操作团队是必不可少的。
这个问题呢,我最初看选秀的时候同样很纠结。看着自己喜欢的人觉得特别好但是赢不了,觉得节目有黑幕,觉得有点儿怀疑观众眼光了。
现在呢我不能说看开了,可以说是以另一种方式来看待,咱们分析一下,就是一个选手,实力很强,但是观众缘比较差,就算成团出道了,能怎么样呢,成团不是目的是手段啊,这不是个输赢游戏,成团了就赢了。万一成团了,还是不火,又要说公司不给资源,不给机会。多少个选秀节目选出来的选手泯然众人,签着公司不温不火。
以上,打个比方,另一种情况,有实力,有观众缘,好,即使不是最后成团,在这个节目,是不是能吸到一部分粉丝,而且有潜力的话,资本趋利,怎么也会推一把吧,说不定也能火了。
最后,选秀这个事吧,拿青有你2讲,它就没奔着好好表演去,三天两头这个那个的上热搜,这是就炒作,看个乐得了。其实很多选秀都是有剧本的,导演和制片人早就设定好了这个节目的定位和走向,而选手只要按照他们给的人设走就好,所以注定有主演和配角,人生远比你想象的要复杂,演好你自己的角色就好,对观众而言,看的开心就好。
最后我想了想,年轻人嘛,追星很正常。年轻人就应该追梦热血,那就喜欢谁好好看好好投,心态只要不崩没什么问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人在国外选秀节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人在国外选秀节目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